干细胞在糖尿病治疗上展现巨大潜力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19-02-18 阅读:992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35年预计将达5.92亿,我国人口患病率也逐年升高。糖尿病流行形势日趋严峻,现有改善手段在发挥疗效的同时仍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各国学者开始致力于一种全新的改善策略——向患者机体补充新的具有正常分泌功能的胰岛β细胞。干细胞移植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潜在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中国学者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也于近期发表了相关立场声明,旨在进一步指导该新兴技术的临床应用。
我国糖尿病目前为高流行趋势、低水平控制的现状。目前糖尿病的改善没有针对发病的关键环节,只能解除或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该疾病。干细胞是糖尿病改善的新希望,干细胞改善糖尿病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1型糖尿病由β细胞免疫性损害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由基因与非基因因素(包括年龄、高热量摄取、肥胖、静态生活方式等)联合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相对缺乏。因而,理想的治愈糖尿病的策略,必然要针对上述关键环节。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影响体内各种激素代谢、能量消耗、营养摄取,引发一系列并发疾病,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目前,几乎所有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病人都需要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尽管胰岛素能控制病情的进展,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但是长期注射给病生活造成不便,而且不能完全控制血糖稳定和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 (MSCs)成为细胞疗法的新宠,国际细胞改善协会(ISCT)定义MSCs为满足以下 3点的干细胞:①在标准培养条件下黏附于塑料制品生长;②体外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及软骨细胞;它们能定居在受损组织,通过自分泌及旁分泌激活细胞再生或自我分化,且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性,有助于细胞移植。
研究显示,MSCs在糖尿病改善上同时具备上述两方面的作用:通过其分泌效应,减轻慢性炎症,促进巨噬细胞向抗炎M2型巨噬细胞转变,通过外泌体中的miRNA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b细胞自噬,促进alpha细胞向beta细胞转变保护b细胞,促进b细胞再生。两方面共同作用下,产生降糖效应,证实了干细胞改善糖尿病的疗效。
截止目前关于干细胞改善糖尿病的临床试验约有170项,在中国范围开展的相关研究约占30%(8项已完成)。
由此可见,我国同美国、欧洲一并,是在此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量变产生质变,我国科学家运用干细胞手段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研究已获得数项突破性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极大缓解,更对我国干细胞研究在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内细胞改善相关政策的制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干细胞改善技术的成本非常高,所以还没有被广泛推广使用。
随着干细胞理论和技术的深入研究,干细胞有望成为胰岛β细胞替代物的新资源,干细胞移植将成为改善糖尿病的新方法,我们相信,在科学家的努力下,未来我们可以从细胞和基因水平改善糖尿病,从而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domo-kenkou.com/gxbzs/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