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看病:乳腺癌保乳手术后选择质子治疗可靠吗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20-08-14 阅读:1,081乳腺癌作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头号癌症一直以来都困扰着很多女性的健康和生活。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虽然不是乳腺的高发国家但今年其发病率的增长速度高出高发国家1~2个点,不得不引起广大女性的注意。当不幸确诊了乳腺癌后,大部分的女性为了不影响外观,都会选择保乳手术。而乳腺癌保乳术后一般都要进行放疗以此降低乳腺癌的复发率和死亡率。作为新兴的放疗技术,质子改善也成为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选择之一。那么,乳腺癌保乳术后再接受质子改善是否可靠呢?
质子改善不同于普通X线光子放疗,它是利用去掉电子的氢原子核质子,质子质量是普通电子的1836倍,被加速到光速的0.7倍后能获得更大的能量,有明显的剂量优势,因此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更强,显著提高了改善效果。
另外,质子改善的安全性取决于其特有的“布拉格峰”效应。质子束在进入人体后只有少量能量损失,在到达肿瘤组织后能量瞬间完全释放,对肿瘤组织造成爆破式杀伤效果,而肿瘤后方几乎不受质子射线损伤。并且通过设备控制可根据肿瘤组织不同形状雕刻质子束的形状,使质子束精准地照射到肿瘤部位。这种效应不仅能对肿瘤组织造成较大程度的杀伤,而且能很好的保护周围组织。
日本梅奥诊所(Mayo Clinic)报告了一项前瞻性多机构队列研究,评估了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质子改善后的不良事件(AEs)和临床结果,研究结果发表在发表于《The Breast Journal》上。
研究纳入了2012~2016年之间,接受乳腺癌保乳术+质子改善的乳腺癌患者8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8.1个月(范围为0~39.9个月)。患者接受质子改善中位照射剂量为50.4 Gy/28 f相对生物有效性(RBE)(范围为42.5~54 Gy/16~30 f RBE),90%的患者肿块切除部位接受了剂量增强照射(中位剂量为10 Gy RBE,范围为5.4~16Gy RBE)。
随访期间,16例患者(20%)1级不良事件,其中大多数仅发生急性不良事件(13/16例),放射性皮炎较常见(15/16例)。
发生2级不良事件的比例较高,占73%,其中大多数患者仅发生急性不良事件(56/60例);1例患者发生因曲妥珠单抗引起的晚期2级心包积液;较常见的2级不良事件是放射性皮炎(52例)和乳腺疼痛(25例)。
仅6例患者(7%)发生3级不良事件,包括1例(1%)放射性皮炎,1例(1%)乳腺疼痛,4例(5%)放射性皮炎伴乳腺痛;除1例仅有乳腺疼痛的患者外,其余均为急性不良事件。
综上,乳腺癌保乳术后进行质子改善耐受性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是比较安全可靠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放疗技术向着越来越精准、副作用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质子改善就是新型放疗技术的代表,除乳腺癌之外,质子改善在很多其他实体瘤的改善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如头颈部肿瘤、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但是具体是否适合质子改善,需要临床专家根据患者发病部位、病情进展、前期改善情况综合评估,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质子改善也将造福更多肿瘤患者,我们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domo-kenkou.com/zixun/5334.html